國內信息
摘要:前端污水不能全收集、末端污染物不能全處理,是目前困擾污水處理的兩大難題,致使污水處理廠本身成了大的排污主體。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: 污水排放標準太低。按照相關規定,污水排放標準有兩個,分別是一級A和
內容:
前端污水不能全收集、末端污染物不能全處理,是目前困擾污水處理的兩大難題,致使污水處理廠本身成了大的排污主體。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:
污水排放標準太低。按照相關規定,污水排放標準有兩個,分別是一級A和一級B,但即便達到一級A的標準,其水質和地表水Ⅳ類標準也相距甚遠。北京市在全國率先將污水處理標準提升至地表水Ⅳ類,但也僅是化學需氧量、氨氮等指標達到這一標準。
進水成分復雜。污水處理廠進水水質受所在地產業結構的影響較大,各地主導產業不盡相同,但基本都有產業結構復雜、門類多、行業面廣、企業生產過程粗放等特點,導致排水成分復雜、水質污染嚴重。這也造成了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難度大,處理系統和處理效果穩定性差。
污水處理廠運轉效率低。一方面是建設資金有限,排污管網不暢,污水處理廠“吃不飽”;另一方面,由于運行成本太高,還有不少污水處理廠“轉不動”。因此,一些城市的污水處理廠都是“半開半關”的狀態。
污水處理費用嚴重不足。很多地方污水處理運行費用很難做到及時、足額到位,特別是有些地方政府配套資金不落實,導致污水處理廠難以做到穩定運行。
管理體制不合理。目前近80%左右污水處理及配套系統采用事業單位或準事業單位的運營方式,大多是政府收費,給污水處理廠按事業單位撥款,致使投資匱乏、效率低下。其根本原因在于投資建設管理體制不合理,沒有人為這些污水處理廠的投資真正負責。
【上一個】 大氣“國十條”開始落地 脫硫脫硝等五大板塊迎機遇 |
【下一個】 環保監管加碼:環境違法企業將設"黑名單" |